独家声音|阎连科:中国作家不具备写政治题材小说的能力
新京报书评周刊微信ID:ibookreview
『与49000位智慧型微友同路同行』
文|新京报记者 姜妍
“一个作家的能力、文学性不在于你逃避不逃避政治,而在于你有没有能力和胆量面对政治和把握政治,有没有能力把文学写到高于政治。中国作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。”在3月11日举行的萨拉马戈《复明症漫记》一书中文版首发活动上,阎连科说出了这样一段话。
阎连科对萨拉马戈的小说非常推崇,称自己对萨拉马戈的尊敬超过了对奥威尔和加缪。而在阅读《复明症漫记》时,阎连科也从中联想到了中国文学现状。他说中国作家往往会在书写时逃避“政治”、“权力”、“自由”此类字眼,甚至会觉得谈论这些是不够文学的。但像萨拉马戈的作品、帕慕克的《雪》等都是在告诉我们,写作题材没有好坏之分,重要的是作家本人能写到什么境界。而中国作家现在还不具备文学里书写政治的能力。“政治也是文学这一盘大菜中间的小菜一碟,你能否把它做成好菜,这是一个作家的能力。恰恰对中国作家来说,我们今天不具备这样的能力。如果说民主、说自由、说政治,全世界再也没有像中国今天如此的复杂荒诞的环境,以及中国人对这个东西的想念和渴望。”
阎连科也提到,自己曾经想写一部像《理想国》一样的小说,让深圳作为中国民主的试验场,但是后来他才发现,原来萨拉马戈早在《复明症漫记》里完成了他的想法。
萨拉马戈是葡语世界的著名作家,曾于199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。《失明症漫记》是其代表做,此番新经典文化推出了这本书中文新版的同时,还推出了其姊妹篇《复明症漫记》,这也是后者第一次在中国被出版。
【阎连科发言干货】
◎谈论《失明症漫记》
▎小说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话,她说“最糟糕的事情不是他们来强奸我们,是他们来强奸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有快感。”
《失明症漫记》我是15年前看的,今天依然印象如此深刻,几乎所有的情节、细节都在脑海里。萨拉马戈讲到城市全部失明之后,医生的妻子在拯救和帮助大家、被封闭起来的时候,其他人老去强奸女犯人,这个强奸是非常极端。当然我们写作可能也会写到这个东西,但是其中有一个细节,甚至就一句话,在当时看到这句话,让你无比的震撼,你从此对这个作家达到一种敬佩,你会觉得他伟大,这是你在其他作家那无法读到的。她说“最糟糕的事情不是他们来强奸我们,是他们来强奸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有快感。”看到这句话你会觉得萨拉马戈对女人、对女性、对强奸有如此深刻的体会,看到这句话你就会印象非常深刻。这句话让我当时无比震撼。
◎谈政治题材的文学写作
▎对中国作家来说,我们往往会逃避政治、逃避权力、逃避民主与自由等等这样的字眼,甚至我们会觉得谈论这些、写作这些都不够文学的,只有逃避这些、逃离这些那才是文学的。
读《复明症漫记》给我个人带来另外一种想法,或者给中国文学带来另外一种思考是,你忽然觉得再也没有一本书可以对民主、对自由、对政治如此的直接介入和写作。对中国作家来说,我们往往会逃避政治、逃避权力、逃避民主与自由等等这样的字眼,甚至我们会觉得谈论这些、写作这些都不够文学的,只有逃避这些、逃离这些那才是文学的。但恰恰在《复明症漫记》,包括《1984》,也包括帕慕克的《雪》,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作家的能力、文学性不在于你逃避不逃避政治,而在于你有没有能力、有没有胆量去面对政治和把握政治,你有没有能力写到文学高于政治、大于政治。
世界上任何写作是没有题材好坏之分,你并不因为写了爱情就更伟大,写了真善美就更了不起,最重要的一点是说,世界上任何小说题材都不分高下,最终你能把它写的多高,写到什么境界。中国作家恰恰在这块有不成文的共识,每个作家面对政治认为那就不是文学,这个问题恰恰在《复明症漫记》再次告诉我们,不在于你面对不面对政治,而是在于你有没有能力面对,政治也是文学这一盘大菜中间的小菜一碟,你能否把它做成好菜,这也是一个作家的能力。恰恰对中国作家来说,我们今天不具备这样的能力。
【链接】
关于萨拉马戈
萨拉马戈是第一个、也是惟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葡萄牙作家。其《失明症漫记》、《修道院纪事》等代表作品已经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,销售超过350万册,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。
虽然萨拉马戈取得了如此伟大的成就,他却是一位大器晚成的作家,文学创作之路也并非顺遂。1947年出版首部小说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,他的作品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,之后三十多年的时间也鲜有作品出版问世,直到1982年《修道院纪事》的出版,萨拉马戈的文学创作才得以大获全胜,并一举奠定了他在葡萄牙文坛的“大师”地位,这时萨拉马戈已是花甲之年。而之后的1995年,萨拉马戈再次发力出版《失明症漫记》,这本书使萨拉马戈文学创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,他本人也凭借《失明症漫记》一举摘得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。瑞典皇家学院称赞他的作品:“用想象力、同情心和反讽所维系的寓言,持续不断地让我们把握到捉摸不定的现实”。
关于《失明症漫记》
《失明症漫记》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萨拉马戈的代表作,入选诺贝尔学院“所有时代百部最佳文学作品。在这本小说里,萨拉马戈将人性的善与恶,人的生存状态及人类面临危机挑战时如何生存,文明的底线和临界点等人性问题展现得淋漓尽致。人类的盲目、理智的盲目、狂妄的盲目、蒙昧的盲目、自以为掌握一切的盲目,深刻隐喻了人类文明的真实境况,正如作家本人所言:“这部作品里发生的任何事情都能在现实生活中遇到。”
作家苏童在看完《失明症漫记》时曾说,“萨拉马戈和马尔克斯是我心目中最好的两位作家,但在我看来,萨拉马戈对现实的隐喻更强。”在谈到为何创作出《失明症漫记》时,萨拉马戈坦言:“可能有人会问,为什么我毫不退缩地写出了一部如此冷酷无情的作品。我的回答如下:我活得很好,可是世界却不是很好。我的小说不过是这个世界的一个缩影罢了。作为一个人和一名作家,我不愿不留下这个印记而离开人世。”《失明症漫记》无疑是萨拉马戈在全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。2008年戛纳电影节的开幕影片《盲流感》就改编自这部小说,2007年它也曾被国家话剧院导演王晓鹰搬上北京和香港的舞台。
关于《复明症漫记》
《复明症漫记》讲述了《失明症漫记》中发生失明瘟疫的那所城市,四年后的一场新的灾难。萨拉马戈在这部小说中展示了足够的萨氏幽默和智慧,起初,读者也许会感觉本书叙事比《失明症漫记》轻快,但这种轻快随着事件的展开和故事的偏移逐渐成为了幻觉,提供了与《失明症漫记》完全不同的文学世界。
☆最后提示一下大家: 书评君的微社区已经开张了,入口就在首页下方自定义菜单的最右侧,或者点击下方「阅读原文」进入。
————新京报书评周刊————
以上信息来自“新京报书评周刊”。如果觉得可读和有价值,欢迎推荐给其他朋友和在“朋友圈”转发。
点击标题下方“新京报书评周刊”字样,关注我的公众账号。或查找公众号“新京报书评周刊”搜号码ibookreview,也能成为我的朋友。
关注后,回到账号首页点击右上角的“小人”图标,可以查看历史消息。或者在对话框输入“m”,查看全部书评微信语音和文章目录。